開發(fā)商 廣州萬科 | 景觀設計 廣州山水比德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| 項目地點 廣東廣州 | 設計時間 2022年6月 |
廣州 · 永慶坊
▲來自19世紀的石板路與金聲廣場的融合與不同
金聲廣場,廣州荔灣區(qū)永慶坊的城市更新項目,于2023年9月建成向公眾開放。項目計劃源于2022年永慶坊東區(qū)商業(yè)建筑的啟動,這塊相鄰的拆遷遺留地也相應進行景觀更新設計。
1820年至1950年間(清道光至新中國期間),這里曾是小商販和粵劇人云集的繁華聚居地。1932年僑居美國的臺山商人朱蔭橋、朱家藩斥資在此興建金聲電影院(原名Grand Theatre金聲戲院),以及周邊幾棟屬于粵劇名伶(紅線女、馬師曾等)的中西合璧式私宅——這一切獨特景象,驗證了此地長期的物質與文化雙重繁榮。
自20世紀90年代起,隨著廣州城市建設的蓬勃發(fā)展,該地面貌已大不如前。名角后代逐漸搬離或移民,金聲電影院也被拆得只剩幾面外墻,情狀類同澳門大三巴牌坊。此地淪為了露天停車場,完全失去了昔日的光彩,輝煌與熱鬧已蕩然無存。
荔灣區(qū)作為廣州城中人口密集區(qū),一直面臨著公共空間不足的挑戰(zhàn)。此外,經過長期大規(guī)模的拆遷和建設,其西關文化物質的消失也不可避免。
金聲廣場更新項目,不僅應打造一個能舉辦大型活動的文化廣場,活躍的商業(yè)廣場;還應為市民和游客提供露天社交場所。尤其應通過展現(xiàn)廣州荔灣西關的歷史文化背景,復興本土文化表達。
▲1860年《廣州域圖》首次記錄廣州西端恩寧路-大地舊街-大地新街片區(qū),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藏
▲金聲電影院于1932年由僑居美國的臺山商人興建,為嶺南建筑學派創(chuàng)始人之一林克明先生所設計
▲2023年記錄:由過去的商販及粵劇人聚居地,到現(xiàn)今的歷史商業(yè)街區(qū),慢慢變遷
▲南入口遺留的19世紀石板路,原屬大地舊街南段
了解嶺南西關文化,是設計工作的第一動力。
嶺南文化作為中國中西交融文化的一支,是18世紀至20世紀少有的、主動對外交融的先鋒——既得益于海上絲路與一口通商所帶來的商貿交流傳統(tǒng),也得益于世輩僑民開拓來往的思想傳承——近現(xiàn)代的廣州經歷了激蕩的中西交融,西關亦然。如今的永慶坊呈現(xiàn)出的開創(chuàng)性,實際源于粵廣人民的開放胸襟和開拓精神。
自2011年以來,永慶坊更新項目堅持對歷史和文化的尊重,對本土精神的表達,這一理念應當傳承。
那么,傳承之道何在?
蛛絲馬跡隱藏在場地周邊建筑中:一幢上世紀40年代的無名紅磚樓;由留法先鋒建筑師、嶺南建筑學派創(chuàng)始人林克明設計的30年代金聲電影院;以及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香港電影皇帝張活游故居。這些建筑,或多或少都將Art Deco裝飾藝術風格與傳統(tǒng)的嶺南風格相結合,融入獨特的理解,展現(xiàn)出不同的式樣和色彩。
時光流轉繁華遠去,騎樓群街沉寂,金聲電影院逐漸沒落破損并在2007年淪為危樓,直到2019年被納入永慶坊二期更新改造計劃。由西向東,二期及三期的持續(xù)改造和新建的建筑群,讓永慶坊逐漸呈現(xiàn)出舊貌換新顏的欣欣向榮姿態(tài)。
▲左至右:改造后的金聲電影院-新建南樓-新建北樓
▲金聲電影院:殘存立面被原樣保留修繕。整體空間分隔延續(xù)上下兩部分,上部用于文化演藝,下部延續(xù)傳統(tǒng)騎樓街面作為交通出入界面。
▲新建商業(yè)樓群融合嶺南中西風格、西關大屋風格
▲詳細參考了廣州“三寶路”西關大屋——多寶路/寶華路/寶源路樣式,最后呈現(xiàn)了優(yōu)美的西關建筑群像
▲大地舊街與金聲廣場之間,側看建筑群像
嶺南文化體現(xiàn)了對繁華裝飾和富裕生活的強烈偏好。青琉璃瓦、紅木、粉廣彩瓷和黃銅金器——這些鮮艷的色彩,從典型西關大屋的黑灰色背景跳躍而出。嶺南建筑風格與Art Deco裝飾藝術風格,二者共有對細節(jié)的賞閱,對修飾的注目和對繁華的盛贊。這種風格的物質表達也與Art Deco類同,都是基于格律幾何形的運用和表達。
廣場南北近100米。項目啟動前,由南向北漫步,可見各座建筑、攀援植物和榕樹遍布地面和墻上。新舊建筑散布在廣場周圍,每棟建筑都以獨特的外貌面向廣場。乍看之下,建筑之間的聯(lián)系模糊曖昧,共同的文化淵源被歷史的塵埃所掩蓋。
為了重現(xiàn)昔日的熱鬧場景,應該通過廣場鋪裝將這些建筑立面連接起來,將分散的元素串聯(lián)起來。
馬蹄石鋪設的“毯型方紋”以對角線的方式編織在一起,每個方向都延伸到廣場的主立面,讓所有的重要立面形成視覺鏈接。尤其南側主紋,同時導向金聲電影院,新建商業(yè)轉角主立面。
馬蹄石在廣州不是傳統(tǒng)的鋪路材料——它最早起源于8世紀羅馬鵝卵石路,是西化的象征。廣場選用了馬蹄石作為主材料,是對特定歷史時刻的隱喻,也是對現(xiàn)場建筑風格的回應。
▲致敬1920年沙面匯豐銀行的立面與引導性毯型方紋
▲場地豐富感營造,與光感的平衡
▲經過組合與演變,形成了廣場地面的獨特毯型方紋
幾何圖案在大地街、吉祥坊的大量使用,尤其是方紋在永慶坊的廣泛出現(xiàn),體現(xiàn)嶺南西關文化的審美意趣,也為設計提供了真實可考的文脈靈感。
鋪裝軸網(wǎng)最初沿襲廣場西側的建筑軸網(wǎng)。隨著對嶺南文化了解的加深,粵廣人的思維方式也融入了設計:在嚴格而完整的規(guī)則框架內,充滿了詼諧的細節(jié)和靈活的變化。為了保持總體意圖和規(guī)整性,變化由內生。保持原紋為前提,將鋪裝軸網(wǎng)旋轉45°讓馬蹄石走紋,通過方石角對角的形式,大紋樣的邊緣和線條變得靈動。
▲嶺南色彩的喜好也融入其中:美國白晶、山東白麻花崗巖作為白色主材,中國紅花崗巖點綴其中
▲三種深淺色灰麻花崗巖按比例搭配,營造韻律感圖底
▲人們注意到地面圖案的空間特征:分隔、閉合、延伸,然后自發(fā)與之游戲活動
▲一切的最終呈現(xiàn)——遠看是西方的框架,近看則充滿了東方的細節(jié):儀式、規(guī)律、活潑
▲榫卯木石金雀凳,融合傳統(tǒng)工藝美學和粵語“雀”文化
城市家具應堅固耐用、比廣場鋪裝包含更多文化隱喻。選擇榫卯結構能使木石材自然咬合,柔和點光照亮連接處和四角。長凳上點綴金屬折紙雀。每只雀都附有廣東鳥諺(“打麻雀”“開籠雀”“自來雀”等)。在粵語中,這些鳥諺往往幽默。人們聯(lián)想到其中的雙關,會心一笑。
在廣場各處利用紋樣空白處設置綠地,最大程度地提高空間綠化率,以大范圍的樹蔭為人們提供舒適的活動空間。低矮而耐陰的植物巧妙地穿插其中,為建筑附屬的休息區(qū)帶來層次感,使其充滿濃郁的自然氣息。水景和茂密的綠色植物被點綴在開闊的空地上,它們不僅覆蓋了建筑的外部休息區(qū),更為那原本單調的盲墻增添了一抹生機與活力。
作為一個亞熱帶城市,廣州一直擁有豐富的綠色資源,大型觀葉植物和攀援藤蔓植物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。雖然在城市現(xiàn)代化的進程中,它們被視為野性和無序的象征,但它們仍然是人們記憶中最懷念的綠色。
在這片綠洲中,生活節(jié)奏悠閑,人們在熟悉的綠葉環(huán)繞中漫步、聊天。
▲張活游故居建筑群的背墻日漸覆綠
20世紀50年代香港電影皇帝張活游的名字逐漸鮮為人知。他故居附近的拆遷廢棄地被閑置,但其改造潛力巨大,可以從廣場上最消極的空間轉變成最積極的空間——一個綠意環(huán)繞的水光影花園?;▓@被十米高的圍墻環(huán)繞,如今綠意盎然,星光閃爍,涌泉清爽。這個華麗場景,在遙遙致敬張活游曾經的輝煌成就。
水景是吸引小孩活躍的主要原因,但小孩也被地面點光群吸引了,在星光里相互追逐。星塵灑落在他們腳下,這個有趣場景,卻在設計師意料之外。
金聲廣場的周邊被歷史建筑、商業(yè)建筑以及新舊民居環(huán)繞,形成了一個歷史與未來、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交織的獨特景觀。
▲50年代香港電影皇帝張活游故居,及其南側廢棄地
▲廢棄地轉變成為故居的水光影花園
▲大地新街南段重新鋪設的榕石巷,盡端有百年老榕
榕石巷是大地新街的南段,最早也可追溯到19世紀。巷子盡頭屹立著永慶坊最古老的百年榕樹之一。地面鋪設著滄桑的老麻石板,粗糙舊面飾以新雕的陽刻方紋,營造細小驚喜。新巷子被夾在南北新樓之間,路面用同規(guī)格的石板鋪就,但面層更平整細致。對石材面層的不同處理,也暗示了兩條巷子的歷史區(qū)別。夜晚燈光柔和,巷子有寧靜而溫馨的閑聊氛圍。墻壁上漸漸爬滿蔥郁的爬山虎。
▲材質的變化隱喻著新巷和榕石巷的歷時新舊
▲華燈初上金聲
▲舊的故事,被新的西關客廳講述——西關待人潮